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打卡地方特色小吃绘画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打卡地方特色小吃绘画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你写过美文吗?可以分享你写的美文吗
按:今天是我母亲诞辰83周年的日子,非常巧合,看到这个题目,分享2015年春天写的一篇文章,作为对老人家的纪念,愿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我的外婆,在天国里安息,团聚在众圣徒中间……
《生命,一树紫藤花开……》

——回忆外婆家的两棵紫藤树
真心快,2015年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天地之间,争奇斗艳、竟相开放的花儿们都纷纷凋谢了,如同这无可挽回的春天……
这万千落红之中,就有宿舍楼前面那几株紫藤花,在春天的中间时段悄然绽放,从容淡定,不争不抢,典雅高贵,远远望过去,那一团团的浅紫,如云雾般梦幻。
一直在关注着他们,每年如此,今年还是这样。为此,每天去食堂吃饭,来回的路上,特意走了草坪中间那条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刚好可以从爬满了紫藤花的凉亭下面经过,春色无限,每天仅仅只需要那么一瞬间的驻足和相互凝视,彼此便不再辜负。
之所以关注紫藤花开,是因为她是我生命里的花,生命里的树,几十年来一直绽放在远去了的童年回忆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来,便历历在目……
小时候,外婆家的门口,就长着两大株这样的紫藤树,在农村,她们并不傲娇,也没有人专门给她们搭建可供攀援栖息的凉亭,就只好攀扶在旁边两棵老枣树上,枝干相互扭曲缠绕,扶摇直上,宛如盘龙一般苍劲有力。
听妈说,那两棵紫藤树在我们老家叫做葛花树,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历经百年沧桑。妈就在每年一度的春天里,眺望着紫藤花,采摘着紫藤花,度过了自己少女时代,直到18岁出阁嫁给我爹。妈还说,之所以每年采摘紫藤花,是因为那花儿和洋槐花一样,在青黄不接的暮春时节,能够用来填充饥肠辘辘的肚皮。另外,紫藤树根和树皮还可以入药,熬水喝能够治疗身体肿痛,是穷人家的救命稻草。
因为家里穷,与生俱来的,植根于灵魂深处的强烈自尊,使得我的童年时代一直宅在自己家里,哪儿都不去,包括外婆家也很少去,因为外婆生性严厉,拒人千里,加之舅舅们也都不够言笑,而且相较于我家生活富贵,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
于是,屈指可数的几次外婆家之行,我唯一的爱好就是攀爬门口那两棵紫藤树,跟猴子荡秋千儿似的,因为我觉得我跟紫藤树们有着说不完的话,而她们也了解我这个小小少年的心事。
再后来慢慢长大,也懂事了,去外婆家的次数多了起来。印象中,有个春天吧,阳光明媚,我骑车到外婆家,外婆光着膀子坐在满树花开的紫藤树下,胸前吊着她那对早就干瘪了的哺育我舅我妈他们4个的乳房,忘了当时是在收拾粮食,还是在缝衣服,还是在待时虱子的,反正见到我很高兴。她说,"小忠子来看婆婆了呀,来,婆给你烧鸡蛋茶喝……"
那一天我至少喝了外婆6个荷包蛋,更加难得的是,还享受了外婆难得的微笑。其实,外婆笑起来比绷着脸的时候更吓人,但我很是过瘾,毕竟那是我难得一见的笑容,外婆一生之中没有过几次。那一年,外婆至少已经76岁高龄了。
我上高一那年深秋时节,外婆在我家摘花生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这个可怜而又坚强的钢铁女人,结束了人世间79年的漫长苦役——从29岁开始守寡,儿孙满堂,熙熙攘攘几十号人——唯一一次眼里含着泪,依依不舍的上路了。
外婆的门口那两棵紫藤树,由二舅负责看管,依然年年花开花落,年年花落花开。
13年后,妈走了……
15年后,大舅走了……
16年后,小舅走了……
18年后,二舅也走了……
他们,都去寻找外婆外爷去了……
我最后一次去外婆家是在2009年的春节,外婆的两间老房子还在,早已经人去屋空,家徒四壁,几近坍塌……只是,那两棵紫藤树还在,依然老树新枝,正在酝酿新一年春天的满树花开。
再后来,春节回家,去外婆家,就不再去村子里了,而是开车直接到坟头上,按照长幼顺序,依次给外婆外爷大舅二舅小舅放炮>叩首/p>
……
听说,当年外婆的老宅子,已经被小舅家的大表哥据为己有,盖起了新房子。
还听说,外婆一辈子纺花织布的织布机、纺花车、大桌子,也被大表哥从老房子里扫地出门,堆在一个角落里,风吹日晒后,被劈柴烧火做饭了。
当时,我也曾和大姐她们商量,想去把外婆的织布机、纺花车等老家具拉回来,存放在我妈的教堂里,供后人思念和瞻仰。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想法,但因为顾虑太多,光心动不行动,也就搁浅了,最终化为缕缕青烟。于我们而言,毫无疑问,这是个深深的遗憾。但于外婆,也许这样最好,她可以在天国里继续使用,继续干她的针线活了。
幸亏,我提前了几年下手,从外婆的老房子里,找出了她当年嫁给我体弱多病的外爷时,她当木匠的爸爸给她亲手制作的梳妆盒,一路带到了京城,放在家里的多宝架上,精心供奉。
每天,我凝视着那曾经的漆黑发亮的梳妆盒,和那上面精美的葫芦玉箫的雕刻,仿佛就能看到曾经青春少女的外婆和我母亲,轻轻抚摸着梳妆盒,我还能触摸到外婆和我母亲的温暖指尖。
只是不知道,那两棵紫藤树如今还在不在……
如果在,那今年也一定花开浪漫了吧……
与君初识,如故人归
青春是一个太好的词,而矜持是裹挟着青春的脆弱的茧。这茧才刚刚织了几圈,阴雨时,晴空时。突然,有一些光照进来了,紧跟着是淡雅的香,尔后是你眨巴着的大眼睛。这茧呢,自然没能织成,那些符合青春特性的词语,活泼阳光,积极奋发,却接二连三地从束缚中挣脱了出来。
黄昏到来时,一切还都没有准备好,我把仅有的那点孤独放出去,任它去寻觅今晚栖息的叶子。预计着写诗给那些看不见的人们,写我的思念,写我的梦想,写我的天高地远,写我的一身孤勇……“Hi~”就是这一声清脆悦耳的招呼,竟让我歇斯底里地无措。而我回过头来,看到你明媚无邪的笑容,才静下了心。我们是认识的,却仅停留在知道彼此姓名的层面。
“我想和你讨论一下诗歌。”像是按到了神奇的按钮,这句话打开了话题的闸门。我们走走停停,从一个话题穿梭到另一个话题,衔接自然,表达到位。最后干脆坐在旋转木马旁边的石阶上,颇有种一醉方休的气势。我们谈起那些和青春相关的日子,从初中时的叛逆聊到高考前的不安。谈起那些和青春有关的人和事物,从同桌聊到老师。看着12路一辆辆地开走,管它呢,聊完再说,就这样,第一次交谈就耗到嗓子沙哑,尽兴而归。这种自在的感觉,就像微凉的春季,扔掉赶路的单车,跳进夏天的麦地,摊开秋天的荒野,抱住冬天的白雪……拥有了整个世界。
三月柳絮纷飞,且飘且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女子倚着小轩窗,歌声婉转,那窗外桃花,开得正好。但最怕春光负了韶华,“式微,式微,胡不归?”花都开了,你怎么还不回来?沧海桑田,恍惚间,一世就已经过去。有时候,我们苦苦等待一个老友,他却迟迟未来,总是回头望,也没几分念想。所以说,人生何必如初见,若初见如故人,倒也别有一番荡气回肠。
五月暮春时候,校园千树万树落不尽一地芳华,美到极处,却又一如你发给我的清简诗句染上了些许红晕。七月烈日当头,万仞山势都在波动的空气中淡淡化开了,我要奔赴千里之外,坠入另一个宁静世界,但暑期的离别,只是又给友情添了几度热忱。我始终相信,一段情谊的开始,总是生命中注定的缘分。你命定的那个人,会越过千山万水,走向你,一步步把天涯走成咫尺。最后温暖地笑着对你说“Hi”。
年轻的我们有太多东西无法挽留,比如走远的时光,比如枯萎的情感。但是遇到了好的友情,趁它还开得热烈,就细心地呵护着吧。小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轻率地断定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愚者还是贤者。但长大后就发现,人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像河川一样不断在变化。当我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后,很多事情都能够接受,它让我更能接受前进道路上的未知因素。正是因为有些人在渐渐地淡出我的生命,那些新出现的友情才更显可贵。
文/奇妙杂文馆
到此,大家对打卡地方特色小吃绘画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打卡地方特色小吃绘画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