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方特色小吃烧饼光饼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地方特色小吃烧饼光饼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红糟肉的家常做法
红糟是福建当地人自酿的一种红曲酒发酵后所剩下的米渣,也叫酒糟,不仅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天然的红色色泽,还具有防腐去腥,增加香味、鲜味和调色的作用。用红糟作为调料烹制菜肴,算是闽菜的一大特色,出了福建还真难以吃到。红糟肉算是当地非常有地方色彩的一道菜,香味浓郁,不油腻,非常的好下饭,汤汁还可以用来拌饭吃。
准备食材:

五花肉500g
辅料:
红糟适量,糖适量,盐适量,蒜头适量
红糟肉的做法步骤:
1.食材大集合,五花肉切成片,蒜头剁碎
2.锅烧热,放入五花肉小火慢慢煸出油。
3.出油后把肉挌至锅边,下蒜粒
4.接着下红糟,爆香
5.将红糟蒜末和五花肉一起翻炒片刻后加入适量的盐、白糖和清水,盖上锅盖,小火焖煮10分钟左右
6.焖熟后收汁、起锅
7.红糟肉可以直接吃,而在福州更常见是夹在光饼(一种烤饼)里吃。
小窍门&温馨提示
1、红糟必竟是做酒剩下的,属于温热性质,体质怕热的尽量少吃。
2、这道菜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影响口感。
3、做这道菜无须再放油,五花肉煸出的油足够煸红糟的。
4、红糟入菜一般都要加糖,红糟与白糖是绝配。
准备原料:五花肉350克,红糟60克,姜蒜少许,辅料准备米酒,生抽,盐,白砂糖即可。首先我们把五花肉切成两指宽,1.5厘米左右厚度的块状备用。
第一步:锅中准备300ml温水,加少量的米酒,把切好的五花肉倒入锅中煮三分钟,捞出控水备用。
第二步:锅中热油爆香姜蒜,然后把五花肉炒至表面金黄出油。
第三步:加适量的红糟,米酒,盐,生抽,均匀翻炒一分钟。
第四步:均匀撒些白糖,给肉质提鲜,然后加100ml温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适当翻炒,盖上盖焖煮20分钟即可食用。
福清光饼非常出名,谁知道它的历史由来
相关典故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
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
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这种特殊方法制作的福清光饼有着四百年的历史。
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进驻福清平定倭患。为了袭击敌军,及时歼灭倭寇,军中常常不举火烧饭,而由戚家军士兵自制北方烧饼当作干粮。这种烧饼便是福清光饼的原型。
后来,兵士们发现烧饼虽可充饥,但多食易上火,不易消化,常发生便秘。
聪明智慧的福清人便在面团中加进食盐增加口味,加进碱可助消化,拍上芝麻可润胃肠,可去燥火。
这种改良了的烤饼成了戚家军士兵喜爱的干粮,为戚家军全歼牛田据点的倭寇立一大功。
人们为了纪念戚继光平倭的业绩,便把这种烤饼称之为光饼。编辑本段食品特点据说多高明的福清光饼师傅也只能在福清才能烤制出这种酥脆喷香的福清饼,一旦离开福清到其他地方烤制,饼也就没那么香,那么酥了。
有人说这跟福清的水质有关,也有人说也只有用福清山地里采集到的松针当燃料,才烤得出那么香的光饼。在福州地区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中,光饼是独具特设的一种。
它的原料仅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
它的意义在于纪念戚继光的伟大事迹,而不要对比与它的食用口味。
光饼放一天就会变硬,所以一般只有福清人吃得惯,大多数人外地人在头次吃时都吃不惯。光饼还是清明节的必备食物,大家会有默契的买光饼,夹海蛎饼吃,还有一句典型的福清话“光饼夹蛎饼”[翻译成普通话是这样的]。编辑本段制作方法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
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
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
到此,大家对地方特色小吃烧饼光饼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地方特色小吃烧饼光饼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